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
小班音樂教案 1
一、活動時間:
第一周
二、活動名稱:
音樂游戲《全家樂》
三、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教育幼兒尊重老人。
2、引導幼兒根據(jù)歌曲內容和節(jié)奏做動作。
四、活動準備:
《全家樂》的音樂磁帶,玩具照相機。
五、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全家樂》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首很有趣的歌曲,小朋友仔細聽歌曲里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2、組織幼兒學唱歌曲
(1)有節(jié)奏的說唱歌詞。
(2)以全體幼兒學唱、分組學唱的形式學唱歌曲。
3、請幼兒根據(jù)歌詞中的內容做模仿動作。
4、組織幼兒游戲
(1)教師用神秘的語氣激發(fā)幼兒游戲的興趣。
(2)教師講解游戲玩法和規(guī)則:以5個家庭成員為一組,根據(jù)歌曲的第一段內容作相應的動作,唱第二段時,孩子邊唱歌邊拍手找到大家。當念“快把照片拍起來”時,全家要迅速擺出拍照的姿勢,不能動,攝影師來拍照,評比哪個家庭最快、最穩(wěn)、最美(規(guī)則:全家擺出牌照姿勢時,不能動,動者為輸。)
(3)示范游戲玩法:請幾名幼兒和老師一起先做一次游戲,引導幼兒記住游戲玩法和規(guī)則。
(4)播放音樂分小組做游戲。
5、活動延伸
請 幼兒在家中邀請自己的家人一起做游戲,增進家人之間的感情。
教學反思:
課堂環(huán)節(jié)緊湊,幼兒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戲過程中,我講游戲規(guī)則不到位,導致幼兒在游戲過程有的搗亂,氣氛太過度的活躍,導致我控制不住場面。今后我要加強本班的游戲規(guī)則的培養(yǎng),是幼兒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戲樂趣。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打電話》 2
活動目標
1.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并邊唱歌邊表演歌曲。
2.愿意唱歌和表演,體驗與同伴打電話的樂趣。
3.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播放機、音樂光碟、玩具電話一部。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學會用自然聲音唱歌。
活動難點:能根據(jù)音樂的節(jié)拍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過程
1.練聲曲(C——D調)
2.完整的欣賞歌曲。
(1)教師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幼兒傾聽,感受歌曲中的情趣。 提問: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的兩個小朋友在做什么?他們說了什么? (2)教師跟隨音樂再次演唱歌曲,并伴隨開心,快樂的表情及動作進行表現(xiàn)。
3.理解歌詞
(1)教師有表情的朗讀歌詞,邊朗誦邊用肢體動作表演,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2)聽音樂,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節(jié)拍朗讀歌詞。
(3)聽音樂,教師帶領幼兒邊唱邊做相應動作。
4.學唱歌曲。
5.歌表演。
(1)集體完整。(引導幼兒跟隨音樂旋律、節(jié)奏,大膽用動作表現(xiàn)歌曲)
(2)玩游戲:打電話。 師幼同玩或幼兒結伴玩。 (參考幼兒園教育指導用書)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老師通過肢體動作表演,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學唱歌曲,并能在大家面前用輕快的聲音來演唱歌曲?;顒硬糠郑揖屯ㄟ^出示玩具電話來激發(fā)孩子的興趣,接下來我邊放音樂,幼兒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幫助幼兒熟悉旋律理解歌詞,也很好的為下一個表演的環(huán)節(jié)做鋪墊。由于是以肢體動作表演的方式來進行,加上這首歌曲歌詞簡單,旋律朗朗上口,孩子們很快的就掌握了歌曲的內容,整個活動一氣呵成,環(huán)節(jié)銜接順暢,活動氣氛非?;钴S,達到老師預設的目標。雖然孩子接受的程度超出我的預想狀態(tài),但是在活動過程中還是避免不了的出現(xiàn)的一些不足:
1、應該通過情景表演的方式利用手偶來幫助孩子們理解歌詞,孩子們應該會更加感興趣的。
2、在請個別孩子上來進行演唱的時候,雖然請上來的孩子表現(xiàn)都不錯,但是這也是比較有局限性,不能夠讓每位幼兒都能參與到活動中,因此課后覺得或許可以讓孩子自由結伴進行邊表演邊演唱,這樣才不會造成上面的孩子在表演,下面的孩子無事可做。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 3
設計意圖:
在生活中,小班幼兒處于直覺行動思維階段,他們的學習必須是在具體的感性的活動中,通過多種感性進行。同時又有強烈模仿成人行為的欲望,他們會情不自禁地想?yún)⒓痈鞣N各樣的活動,為此,我根據(jù)幼兒的學習特征,設計此活動,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白天和黑夜,作為不同的情景,來體驗兩種不同風格的音樂,激發(fā)幼兒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用肢體語言來表現(xiàn)歡快、熱鬧與舒緩、安靜的情緒,在教學活動中,采用動靜交替的方式,讓幼兒充分體驗參與音樂活動的樂趣。
一、活動目標:
1、幼兒感受兩種不同風格的音樂,體驗樂曲所表現(xiàn)的歡快、熱鬧與舒緩、安靜。
2、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力,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不同風格的音樂。
3、激發(fā)幼兒大膽、愉快地參與音樂活動。
二、活動準備:
動畫VCD、音樂、太陽和月亮城堡、白天與黑夜的背景、太陽和月亮的頭飾。
三、活動過程:
(一)幼兒律動進入城堡。
(二)幼兒在***堡里感受樂曲《鈴兒響叮當》熱鬧、歡快的情緒,并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
1、幼兒欣賞樂曲《鈴兒響叮當》一遍,引導幼兒為樂曲打節(jié)奏,感受樂曲的歡快。
2、幼兒觀看動畫VCD,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討論白天的熱鬧情景。
指導語:太陽出來了,花兒醒了、小樹醒了,還有誰也醒了?他們都會做些什么?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3、請幼兒嘗試隨音樂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白天的熱鬧歡樂情景。
(三)幼兒在月亮城堡里感受樂曲《搖籃曲》安靜、舒緩的情緒,并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
1幼兒欣賞樂曲《搖籃曲》一遍,引導幼兒用輕柔的動作為樂曲打節(jié)奏,感受樂曲的舒緩。
2、幼兒觀看動畫VCD,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討論黑夜的安靜情景。
指導語:月亮出來了,花兒睡了、小草睡了,還有誰也睡了?
3、請幼兒嘗試隨音樂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黑夜安靜、舒緩的情景。
四、游戲:白天與黑夜
游戲規(guī)則:
當太陽或月亮出現(xiàn)時,幼兒根據(jù)相應的音樂,進行表演。
小班音樂教案 4
活動目標:
1、知道歌曲《變變變》的名稱,熟悉樂曲的旋律。
2、能跟隨音樂做出猴子變變變的動作。
3、體驗音樂游戲的樂趣。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
1、音樂《變變變》;
2、動物圖片小狗、小貓、小雞。
活動過程:
一、幼兒做動作模仿,了解樂曲名稱。
1、師:小朋友們有沒有見過小猴子?你能用動作學一學嗎?
2、幼兒模仿猴子的動作。
3、教師以故事《猴子變變變》引出樂曲名稱。
二、幼兒熟悉音樂的旋律和結構,教師引導幼兒律動表演。
1、教師出示動物圖片,請幼兒欣賞樂曲,并結合圖片幫助幼兒熟悉旋律。
2、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猴子變變變的動作。
(2)帶著問題再次聽音樂,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示變變變。
(3)引導幼兒討論小猴子還可以變成什么動作?再次跟隨音樂做猴子變變變的動作。
(4)鼓勵幼兒跟隨音樂不但要做動作而且要發(fā)出小動物的聲音。
(5)教師請一名幼兒跟隨音樂做變變變的示范,其他幼兒觀看。
(6)教師與幼兒一起聽音樂表演。
3、教師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變變變的動作。
(1)猴子玩累了要休息,請幼兒用動作表示。
(2)請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自己想變的動作并做以展示。
(3)教師引導幼兒聽音樂完成創(chuàng)編動作。
(4)請一名幼兒領舞,其余幼兒一起學做。
三、幼兒一起表演樂曲。
1、幼兒聽音樂完整進行表演。
小班音樂教案 5
蘋果(小班音樂)
歌曲蘋果(小班)
1=C4/4
5536553/1353221://
樹上許多大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
我們喜歡吃蘋果,多吃蘋果身體好。
要求:初步掌握歌詞,熟悉曲調,會聽前奏并整齊地開始唱。
準備:磁性教具(一棵大樹,許多紅蘋果)。
過程:
(一)出示蘋果樹,提問:這棵樹上有許多什么?(蘋果)什么顏色的蘋果?(紅顏色)大家看,老師把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邊說邊把蘋果拿下來。你們喜歡蘋果嗎?(喜歡吃)多吃蘋果身體怎么樣?(身體好)
(二)將拿下來的蘋果再貼上去,教師邊演示教具邊示范唱一遍。
(三)教幼兒學說歌名“蘋果”,教師再范唱一遍。
(四)帶幼兒按節(jié)奏念歌詞1----2遍,幼兒學唱歌曲,用整首教唱法,學唱3---4遍。
建議:除邊連續(xù)唱段歌詞外,還可以采用每段歌詞先念后唱的方法,念歌詞要合旋律的節(jié)奏(×××××××)。
小班音樂教案 6
活動目標
隨音樂用身體動作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棉花糖的變化。
大膽地猜測故事情節(jié),感知食物變化帶來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跟隨音樂探索用身體動作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棉花糖。
難點:自主表現(xiàn)棉花糖的變化。
活動準備
認識棉花糖,了解棉花糖的制作過程,故事音樂《棉花糖》、輕音樂一首,語言CD故事《小佳的棉花糖》。
活動過程
小佳的棉花糖
回憶關于棉花糖的經驗。
小朋友,你吃過棉花糖嗎?棉花糖是用什么做出來的?是什
么味道的?
你見過會變的棉花糖嗎?
聆聽音樂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小佳在老爺爺那兒買了怎樣的棉花糖?
棉花糖先變成了什么?像什么一樣大?它變得越來越大,又
像什么?
隨風變形的棉花糖
猜測棉花糖在風的作用下產生的變化。
一陣風吹來了,棉花糖發(fā)生了奇妙的變化,它可能變成了什
么?
棉花糖可能變成了好吃的東西、好玩的玩具、好看的動物……
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棉花糖的變化。
如果你是小佳的棉花糖,你會變成什么呢?
聽,風來了,棉花糖變咯!
奇妙有趣的棉花糖
跟隨故事音樂表現(xiàn)棉花糖的變化。
小佳來買棉花糖咯,棉花糖寶寶們準備好吧!
棉花變成了籃球,變得像汽車一樣大,變得比大樓還要高、還要大……
突然一陣風吹來,棉花糖開始搖搖晃晃了,哇,發(fā)生了奇妙的變化。
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棉花糖的變化。
天空中的棉花糖變成了……
太陽出來了,小佳的棉花糖慢慢地融化了。
拓展故事,重復進行游戲。
我們再做一些不一樣的棉花糖,和風姑娘做游戲吧!想一想,你想變成一個怎樣的棉花糖?
活動延伸
1、將音樂及幼兒涂鴉的棉花糖圖片投放到表演區(qū),吸引幼兒根據(jù)圖片進行自由想象,進行表演游戲。
2、在生活區(qū)投放棉花糖機,指導幼兒自己制作有趣的棉花糖。
小班音樂教案 7
一、教學過程(40分鐘)
(一)討論式導入(10分鐘)
師:同學們在晴朗的夏夜里,每當你們仰望浩瀚的夜空,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呢?
生:…
師:是啊,夜空非常的美麗而且神奇,今天啊,我就帶你們進行一次星空之旅,去夜空中參觀瀏覽,好嗎?準備好了嗎?好了,現(xiàn)在出發(fā)啦!請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飛吧。
師:我們來到夜空中了,快睜大眼睛看看,夜空中有什么呢?
生:星星、月亮、衛(wèi)星……
師:誰能說一說夜空中的星星是什么樣子的?
生:一閃一閃的、亮晶晶的、發(fā)光的……
師:誰能用動作學學星星發(fā)光的樣子?
生:手臂伸直,五指分開,抖動手腕;手臂伸直,有規(guī)律地開合手掌2.我們來欣賞一下這首歌,同學們可以隨著音樂學學閃爍的星星。
生:…
(二)新課講授(20分鐘)
1.初聽歌曲(2分鐘)
師: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首關于星星的歌曲,大家可以一邊欣賞一邊學學星星閃爍的樣子!聽錄音
生:…
師:大家表現(xiàn)的真棒,這首歌曲大家一定都非常的熟悉,我們再來聽一遍,請你用你喜歡的方式來打節(jié)奏!
生:…
2.學唱歌曲(10分鐘)
師:在黑板上我畫出了高高低低不同的小星星,音越高星星就越高,明白了嗎?那我們趕緊來學唱這首歌曲吧!
生:…(學生學唱)
①教師彈琴完整演唱,學生哼唱。
②第一段教唱,學生自然的聲音唱。復習反復記號。③學生自學第二段。整首樂曲演唱。
④玩摘星星的游戲,一邊演唱,一邊按著星星的高低,感受旋律的高低。⑤不同的`速度、連音斷音來唱這首歌曲。提醒用什么樣的情緒來演唱。(輕快,干凈)
(三)樂器伴奏(10分鐘)
師:大家唱的真棒,那現(xiàn)在我又要給大家增加難度了,你們覺得可不可以給這首歌曲配伴奏?
生:…(學生自主討論提出)
串鈴XXXX
(四)舞蹈編配
師:我們能不能給這首好聽的歌曲配上動作呢?生:(自主討論表演)
(五)小結(2分鐘)
師:課堂小結今天我們游覽了夜空,認識了閃閃發(fā)光的小星星,其實夜空中的神奇和奧秘還多得很呢!只要我們好好學習科學知識,將來總有一天,我們真的會在天空中飛呢!播放樂曲《摘星星》,學生隨音樂自由動作,在音樂聲中結束本課。
小班音樂教案 8
活動目標
1、表現(xiàn)出一家人互相熱愛的情感,喜歡自己幸福的家。
2、初步體驗一字多音歌曲的優(yōu)美。
3、學習浮點音符的唱法。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師熟悉歌曲,準備音樂CD或磁帶。
活動過程
1、教師彈奏《我有一個幸福的家》的音樂,小朋友拍手入室。坐半圓形。
2、小朋友集體表演律動:
(1)《嘴巴》;
(2)《我愛我的小動物》。
4、小朋友欣賞新歌,并理解歌詞內容。教師提問:
(1)歌曲里唱了一些什么?
(2)你的家是什么樣子的???
5、教師帶下朋友學習新歌。
(1)教師先范唱歌曲一次。
(3)兩位老師分別扮演成爸爸、媽媽,帶小朋友在情景中聯(lián)唱歌曲。
6、教師小結本活動情況。
活動反思
“幼兒藝術領域學習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fā)現(xiàn)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美?!痹谟邢薜?a href=http://www.hhagh.cn/jiaoyu/19378.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時間里,如何讓一個活動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價值,而不僅僅局限于會唱一首歌,會做一個動作,是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思考斟酌的。
小班音樂教案 9
活動目標:
1、根據(jù)已有經驗交流介紹下雨的各種響聲,自主地探索用聲音、樂器表現(xiàn)不同的雨聲。
2、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3、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活動準備:
節(jié)奏卡片大雨、小雨圖片樂器(沙球、鋁板琴、鈴鼓)
活動過程:
1、律動《小雨點》
“小雨點真調皮飛到東飛東西,你們要飛到什么地方玩呀?”
2、兩聲部歌曲《雨點滴答》
“雨點從高高的天空飄落下來有時快、有時慢,聽聽這會兒下的快還是慢?”
聽前奏分辨快慢
“讓我們一起唱唱快快(慢慢)飄落下來的雨?”
分兩聲部進行演唱,兩位幼兒指揮。(交換聲部)
3、談雨
“雨的滴答真好聽?你還聽過怎樣的雨聲?”
幼兒描述不同的雨水聲
幼兒說出并出示相應的節(jié)奏卡卡片
幼兒自由選擇一種聲音進行表現(xiàn)
1)交代操作要求:想想你要學做哪一種雨,想好了就到相應的地方看看做做。
2)嘗試用聲音和動作表現(xiàn)
看指揮分組展示,初步感受復合節(jié)奏
4、探索用樂器表現(xiàn)
1)要求:根據(jù)三種樂器的不同音色,探索選擇為三種雨聲配最合適的樂器。
“樂器寶寶也想學雨兒唱歌,看看他們是誰?(鈴鼓、鋁板琴、沙球)他們誰的聲音最象沙沙,……讓我們去找一個最合適的小樂器和你一起做雨?!?/p>
2)“你選擇了什么樂器做大雨(小雨、陣雨)?為什么選這樣樂器?”
5、節(jié)奏樂《雷神》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fā)揮想象,表現(xiàn)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chuàng)造。
小班音樂教案 10
活動名稱:大鼓小鼓(小班打擊樂)
活動目標:
1、在做做玩玩中感受聲音,體驗探索聲音大小的樂趣。
2、通過身體樂器鞏固歌曲《大鼓和小鼓》的音樂節(jié)奏,并用樂器演奏歌曲。
活動準備:
1、進場音樂《快樂拍拍拍》
2、音樂《大鼓小鼓》
3、圖片:大鼓和小鼓
4、塑料小瓶。豆子4筐
5、鈴鼓
活動過程:
一、進場音樂《快樂拍拍拍》,帶領幼兒用小手拍拍,初步感知節(jié)奏Tata,titita
二、自制沙錘,感知聲音的大小。
1、出示大鼓和小鼓的圖片,讓幼兒觀察鼓的大小,并用身體樂器感受大鼓小鼓不同的聲響。
2、自制樂器沙錘,用樂器來表示聲音。
師:你們看,這是什么?(教師出示一個小瓶),你能讓她發(fā)出聲音嗎?
師:教師出示豆子。(今天老師還為小朋友們準備了許多的豆子,那豆子和小瓶子在一起能發(fā)出聲音嗎?(幼兒自由探索自制沙錘)
并用手里的沙錘探索大鼓和小鼓的聲音。(力氣大發(fā)出大聲和力氣小發(fā)出小聲)
三、歌曲《大鼓和小鼓》
1、傾聽音樂,帶入歌曲《大鼓小鼓》,嘗試用自制樂器進行兩種節(jié)奏型伴奏tata(tongtong) titita(dongdongdong )
2、帶入樂器(鈴鼓)表演
今天小樂器也來到了我們身邊,讓我們和小樂器一起來給大鼓和小鼓伴奏吧!
3、樂器分組表演(一組敲鼓,一組搖鈴)
四、小樂器累了,讓我們輕輕地把它們送回家吧,活動結束
小班音樂教案 11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放聲唱與默唱交替的方法唱歌。
2、用各種水果替換原歌詞,并根據(jù)歌詞自編表演動作。
3、注意傾聽他人的歌聲和伴奏,努力與集體相一致。
二、活動準備:
1、蘋果樹一棵。
2、已認識蘋果,知道其特征。
三、活動過程:
1、在歌曲《秋天》音樂的伴奏下,做小樹葉飛舞進教室。
2、學唱新歌。
(1)出示蘋果圖片,讓幼兒在歌曲音樂的伴奏下做摘蘋果的動作。
(2)在音樂伴奏下,老師邊朗誦歌詞,邊做摘蘋果的動作。
(3)老師帶領幼兒隨音樂有節(jié)奏念歌詞,并邊做摘蘋果的動作。
(4)老師帶領幼兒隨音樂學唱歌曲,練習過程中要求幼兒注意傾聽前奏,并努力與大家的歌聲一致。
3、放聲唱與默唱交替。
(1)邊唱歌曲邊拍手。
(2)不唱歌曲,在樂曲的伴奏下拍手。
(3)唱一句,默唱一句,默唱時用拍手表示。
4、創(chuàng)編新歌詞。
(1)引導幼兒遷移生活經驗,說說見過的其他水果,以及它的顏色、形狀和其他有關特征。
(2)老師幫助幼兒把新的水果及特征替換原歌詞并唱出來。
5、即興歌表演。
(1)鼓勵幼兒邊唱歌邊做表演動作,并讓做得好的幼兒單獨表演,還可以組織幼兒自由結伴,和好朋友一起邊唱邊表演,表達快樂的心情。
(2)蘋果樹上許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喜歡吃蘋果,身體健康多快樂。
四、活動反思
音樂活動《蘋果歌》是一首瑯瑯上口的歌曲,歌曲旋律簡單,歌詞內容又易記。蘋果是孩子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水果,對于蘋果也比較了解,孩子們也都喜歡吃。本周我們的主題是好吃的水果,所以孩子們對水果有濃厚的興趣。 整個活動看到孩子們的積極投入,活動氛圍好。只有教師和幼兒真正融入到教學中,教師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想象力,善于引導孩子的興趣,會發(fā)現(xiàn)很多樂趣,并不只是讓孩子學會唱這首歌,而是要真正的要讓孩子體會到音樂的樂趣。
五、活動照片
小班音樂教案 12
活動目標:
在看看、說說、做做的裝扮過程中感知小蜜蜂的明顯特征,表達對小蜜蜂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1、多媒體素材:錄像一段、音樂一段。
2、裝扮道具:小蜜蜂頭飾、衣服、尾巴等裝扮材料人手一份;其他動物頭飾若干。
3、環(huán)境支持:小蜜蜂圖片、春天里的花卉。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重點:勾起幼兒前期觀察小蜜蜂采蜜時的情形,激發(fā)幼兒裝扮的興趣。
提問:今天有一位動物朋友來做客,一起來看看是誰?你們在哪里看到過它?
小結:暖暖的陽光下,香噴噴的花叢中,是它最喜歡待的地方。
二、說說看看,感知特征
提問:小蜜蜂想跟大家做朋友,它說:我不知道你們喜不喜歡我,如果你們能夠夸夸我,說說你最喜歡我的哪里?我就和你做好朋友。
小結:
(1)觸角(兒歌:長長觸角找朋友)
(2)身體(兒歌:身穿黑黃條紋衣)
(3)尾巴(兒歌:尾巴上有尖尖刺)
安全教育:我們能不能去摸小蜜蜂呢?
小結:不能隨便去碰小蜜蜂,因為它的尖尖刺會刺你的。
總結:哇,小蜜蜂高興地唱起了歌。
三、裝扮游戲,了解特征
重點:通過裝扮小蜜蜂,了解小蜜蜂的外形特征以及喜歡采蜜的特點。
1、提問:小蜜蜂真孤單,它想找好朋友跟它一起做游戲了,那我來試試變成一只小蜜蜂,大家一起幫助我,看看我變成功了沒有?
2、提問:我是怎么變成一只小蜜蜂的呀?
小結:你們瞧!原來我是從頭到尾變成小蜜蜂的。我像不像?
3、過度:你們也來試一試好嗎?別忘了,先打扮頭,再打扮身體最后再打扮尾巴。
(1)幼兒探索裝扮小蜜蜂,教師以兒歌引導。
(2)鼓勵有困難的孩子可以求得別人的幫助。
(3)老師裝扮后尋找自己的孩子,提示裝扮有誤的幼兒即時調整。
活動延伸:
重點:在音樂情景中體驗小蜜蜂采蜜的樂趣。
小班音樂小星星教案 13
活動目標:
1、感受4|4拍的音樂節(jié)奏
2、積極參與表演在情景表演中學會唱歌并合拍3加深對音樂課的。興趣。
設計思路:
幼兒已入園有一段時間了,仍有一部分幼兒的節(jié)奏感并不是十分強。由于三歲幼兒喜歡聽童話故事,我希望幼兒能在故事引導下自然投入表演及學會唱歌。另外通過聽音樂及欣賞音樂現(xiàn)兩種方式同時練習幼兒的節(jié)奏感。
重點難點:
在聽音樂打節(jié)奏時示范和指導,在表演合唱中要將“一閃一閃”的跳躍感唱出來,在用手作“閃”的動作時注意合拍和跟節(jié)奏。
活動準備:
小手鈴若干《鈴兒響叮噹》磁帶小星星粘貼及太陽月亮頭飾各一個,《小星星》磁帶
活動過程:
(一)音樂欣賞及復習4|4拍音樂節(jié)奏
1、圣誕節(jié)快到了,昨天夜里圣誕老人提前給我們班小朋友送禮物來了,你們猜猜是什么?(出示小鈴噹)
2、老師和幼兒一共欣賞4|4音樂《鈴兒響叮噹》并用手鈴作手腕轉動狀打節(jié)奏。
(二)情景設置:故事《太陽爸爸月亮媽媽和星星寶寶》加強興趣,引入主題
1、故事內容:太陽月亮和星星原來是一家人,可后來太陽爸爸沾上了喝酒的壞毛病,經常訓斥月亮媽媽和星星寶寶。于是月亮帶著小星星都藏起來了。白天太陽爸爸從東方一直找到西方,天黑了只好回去睡覺了。這時,月亮就帶著小星星們出來玩了。
2、分角色表演----配班老師帶上頭飾扮演太陽,主課老師帶上頭飾演月亮,幼兒則帶著粘貼演小星星。
3、圣誕節(jié)快到了,太陽爸爸又出來找他的家人了,他怎么也找不到月亮和星星,只好回家睡覺了。月亮媽媽帶著小星星出來了,她們還唱歌跳舞呢。(唱《小星星》一遍并表演。
4、天亮了,太陽爸爸又出來了``````老師帶幼兒藏起來。太陽爸爸只好又回家睡覺了。老師同幼兒出來,合唱《小星星》并表演。重復情景表演一次,重復合唱一遍。
5、太陽爸爸終于悔改了,他決心改掉壞毛病,做個好爸爸。月亮和星星都歡呼著同太陽爸爸一同唱起《小星星》,整堂課在愉快的氣氛中結束。
活動反思:
重點關注思維惰性的幼兒是否被調動起來?4|4拍節(jié)奏是否和2|4拍節(jié)奏搞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