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學反思 1
成功之處:
1、通過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及使學生置身于有吸引力的情境中,更好地促進學習。
2、朗讀感悟法,體現語文“
3、學會預測故事的方法。師生互動法,通過讀旁批,學會預測故事的'方法。文章的題目、插圖、文章的內容,都可以幫助我們預測;另外,還可以根據生活經驗和生活常識,自身的知識的積累預測故事下一個情節(jié)的內容。
不足之處:
對教材分析還應更加深入地鉆研,這樣才能使教學設計合理有效。只有深入的研究就沒有發(fā)言權,只有對文本反復鉆研,才能體會文本的精華,從而生發(fā)出屬于自己的東西。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學設計 2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讀“湊”“喵”“孵”等生字詞,會寫“蜘蛛、暴曬、墻”等生字詞,能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2.通過分角色朗讀和小組討論的方法,借助文中語言描寫的語句,分析老屋的'形象。根據故事結尾發(fā)揮想象,進行猜想。
3.學習老屋樂于助人的高尚品質,培養(yǎng)閱讀興趣,體會閱讀的樂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詞,分析老屋的形象。根據故事結尾發(fā)揮想象,進行猜想。
教學難點:學習老屋樂于助人的高尚品質,培養(yǎng)閱讀興趣,體會閱讀的樂趣。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法;朗讀法(齊讀、分角色朗讀);小組討論法;問答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老屋和小貓、老母雞、小蜘蛛的插圖,并提問:同學們在圖片上看到了什么?這是一個怎樣的老屋?老屋和這些小動物之間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呢?看來同學們都非常好奇,都很想知道,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探究竟吧!(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學生齊讀全文,并圈出不會讀或不會寫的字詞,同桌交流,教師巡視。
2.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情況,結合課后生字詞,講解文中重點字詞。
明確:湊、喵、孵、蜘蛛、暴曬、墻、餓、飽。借助PPT,教師示范朗讀、書寫。
3.教師學生齊讀、個讀重點字詞,檢查聽課效果。
4.默讀課文,請用自己的話試著概括本文主要內容。
明確:每當老屋準備倒下的時候,小貓、老母雞和小蜘蛛就依次出現,請求老屋不要倒下以幫助他們,老屋一一答應了他們的請求,一直沒有倒下。(板書:老屋)
(三)深入研讀
1.教師請學生小組討論:老屋和小貓、老母雞、小蜘蛛之間都發(fā)生了有趣的故事,你最喜歡哪個?說說喜歡的理由。
明確:老屋幫助小貓躲雨的故事。當小貓提出想在老屋里面躲雨時,老屋沒有推辭,爽快地答應了。文中“老屋低下頭,把老花的眼睛使勁往前湊:‘哦,是小貓?。『冒?,我就再站一個晚上?!薄袄匣ǖ难劬Α薄笆箘磐皽悺边@些都可以看出老屋的年老,即使老屋年事已高,它仍然熱心地幫助了小貓,可以看出它的慈祥、樂于助人。(板書:小貓)
老屋幫助老母雞孵小雞的故事。當老母雞提出想在老屋里孵小雞時,老屋沒有推辭,爽快地答應了。文中“老屋低頭看看,墻壁吱吱呀呀地響:‘哦,是老母雞啊。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边@句話中“低頭看看”“我就再站二十一天”都可以看出老屋的慈祥、耐心和樂于助人。(板書:老母親)
老屋幫助小蜘蛛的故事。當小蜘蛛提出想在老屋里安心織網抓蟲,老屋仍然沒有推辭,爽快地答應了。文中“一個小極了的聲音在它門前響起,不注意根本聽不到”,這句話可以看出小蜘蛛的渺小,而面對渺小的它,老屋卻沒有忽視它,而是“低頭看看,眼睛瞇成一條縫:‘哦,是小蜘蛛啊。好吧,我就再站一會兒?!保衔荽饝诵≈┲氲囊?。(板書:小蜘蛛)
2.教師依據學生討論,提問:根據以上的討論,文中的老屋具有哪些可貴的精神?
明確:慈祥、善良、耐心、樂于助人。(板書:慈祥、樂于助人、善良)
3.教師指導并請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讀出文中各個人物的特色。學生同桌討論。
明確:老屋是蒼老的、慈祥的,朗讀速度應該緩慢,語氣低沉。小貓、小蜘蛛是可愛的、調皮的,朗讀速度較急,聲音洪亮。老母雞是年老的、穩(wěn)重的,朗讀速度適中。此外,小貓、小蜘蛛、老母雞都是請老屋幫忙,所以語氣要誠懇。
(四)拓展延伸(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于10月20日開課)
1.發(fā)揮想象,班級分享。假如小蜘蛛的故事講完了,又會發(fā)生什么故事?老屋會倒下嗎?
2.你生活中有沒有像老屋這樣樂于助人的人?如果有,請分享他(她)樂于助人的事跡。
(五)小結作業(yè)
小結:通過學習本文,同學們有什么收獲?
作業(yè):試著續(xù)寫故事,假如小蜘蛛的故事講完了,又會發(fā)生什么故事?200字左右。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學反思 3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一篇童話故事,也是三年級教材中策略單元的第一課。文章篇幅比較長,但是語言淺顯易懂,講述了老屋幫助小貓、老母雞和小蜘蛛的故事。本單元的核心目標是學會預測,教學重點是要引導學生閱讀這些童話故事,學會預測故事情節(jié),續(xù)編故事。三篇課文都安排了與預測有關的內容,但側重點有所不同:《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重點是練習根據故事情節(jié)預測故事;《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重點是練習續(xù)編故事接下來的情節(jié);《不會叫的狗》重點是訓練預測故事的結局。
而作為本單元的第一課,本課的教學,更要珍視學生最初的閱讀體驗,引導學生借助題目、插圖、文章內容中的一些線索,建立起預測的意識;然后借助旁批,培養(yǎng)學生主動預測的能力。
本課教學分為兩課時完成。我教學的是第一課時。課時目標是:1.會認7個生字,正確書寫“暴、準、備、洞”4個生字。2.知道老屋幫助了哪些小動物,從第一個小故事中學習預測的一些基本方法。3.感受閱讀中“預測”這種方法帶來的快樂。
下面我就本課教學在主要環(huán)節(jié)設計方面的意圖以及達成情況做以剖析: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聽故事,建立“預測”概念。
對于剛進入三年級的孩子來說,你給他說“預測”這個概念,他不一定知道是什么,這就需要通過一個既直觀、學生又感興趣的方式,讓他們知道什么是“預測”。所以在教學初始,我截取了一段內容淺顯的童話故事的音頻,讓學生聽后猜測故事后面的情節(jié),由此引出“預測”這個概念,為后面的教學既掃清了障礙,又做好了鋪墊,可謂一舉兩得。這個環(huán)節(jié)在整個教學中所起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先是讓學生根據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找出文中描寫“老屋是什么樣子”的句段)自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自讀、自學能力。
然后檢查學生的自讀情況。分三步:
第一步: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在三年級的起始階段,我認為作為語文學習,基礎的字詞教學還是不能放松的。7個生字都是以課文中詞語的形式出現的,讓學生多種形式、有梯度地讀,真正體現“字不離詞”的教學意識。
第二步:在學生讀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式理解詞語。這是前面第二單元的核心教學目標。在第二單元的教學中,是教會學生多種理解詞語的方法。方法學會了,我們就不能將他束之高閣,學了就要用。所以在之后的教學中,我都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運用學到的方法來理解詞語,而學生對這方面技能的熟練掌握必須經過長期反復的訓練才能有效。就本節(jié)課上,我引導學生練習生活體驗理解“暴風雨”,通過動作演示理解“往前湊”,給學生科普知識理解“孵小雞”。而學生在這一點的表現也不錯的,比如對“偶爾”這個詞的理解,考慮到學生理解這個詞語有困難,我原本預設的是給學生兩個句子“我偶爾到她家去玩”“我經常到她家去玩”,讓學生通過比較來感悟“偶爾”的意思,沒想到學生想到了利用反義詞來理解;另外兩個擬聲詞的理解,對學生來說不是難點,這里,我趁機又拓展了一些擬聲詞。語文的學習,貴在積累,這個積累的過程應該是一點一滴的慢慢累積的,應該是貫穿于每一節(jié)語文課乃至整個語文學習過程中的。
第三步:交流識記生字。識字教學可以說是整個小學階段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一二年級重在對識記方法的學習,到了三四年級,就要練習用學到的方法自主識記生字了,而到了五六年級,基本上就可以完全放手讓學生運用學到的方法自主識字了。我是這樣理解的,也是這樣做的。學生在動用他們已經掌握的方法識記生字時,其實也是對學過的字的一個再現、鞏固的過程。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有時候還會出現意外驚喜:學生會調動在生活中識得的生字,這無形中又拓展了學生的識字積累。
第四步:了解老屋的樣子。這對開課時學生針對課題提出的'其中的一個疑問有了一個交代。學貴質疑,可既然有“疑”,就要去解。不然你叫學生質疑有什么意義!同時,這個問題的解答,也能為后面學生預測“老屋會不會倒下”提供一個依據,一舉兩得。
在學生了解了老屋的樣子后,自然過渡到對課文整體的把握上:讓學生找出老屋都幫助了誰?教學到此處,這一環(huán)節(jié)的任務圓滿完成,而且是扎扎實實地完成了。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品讀課文,學習預測。分三步:
第一步:聚焦小貓的困境。
第二步:聚焦老屋的心理。
這兩步的設計,一是基于對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抓住人物語言,體會人物心理,然后做到感情朗讀。二是為下一步學生根據文中線索及插圖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預測做好鋪墊。在這一過程中也有對學生默讀能力的訓練?!罢Z文課程標準”里對三四年級這一學段提出的默讀要求是“初步學會默讀”。
第三步:預測老屋會不會倒下。前面一切工作都鋪墊好了,此時的預測則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學生在預測的時候,說一說是根據什么預測的,在這一過程中,總結出預測的一些基本方法,積累經驗,鍛煉和培養(yǎng)能力。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積累佳句,學寫生字。
對要求書寫的四個生字,我重點指導比較難寫的“暴”字,其它三個讓學生通過觀察,自主書寫。這個和一二年級是要有區(qū)別的,一二年級學生正處于“規(guī)范學寫”的階段,對字的筆畫、筆順、間架結構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老師務必要做到細致入微地教學。而到了三年級,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書寫經驗,這個時候,對于一些相對簡單的字,就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書寫了。
最后我想說的一點是,基于本單元教學的核心目標及編排意圖,為保證學生對文本的新鮮感,本課我沒有安排學生預習,這跟往常的課是不一樣的,目的是想喚醒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初始體驗,這種體驗是預測的基礎和前提。
但在今天的上課中,雖然課文比較淺顯易懂,但我也發(fā)現不預習帶來的一些弊端,比如說,不預習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求就有點高了,對于班級里相對后進的學生,可能在短時間內連課文意思都沒有讀懂,讓他們猜什么都不是很清楚。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學反思 4
我感覺這課真有意思,授課時我先讓學生用不同語氣來讀這個題目,有的疑問,有的感嘆,有的贊美,有的憂愁。當他們發(fā)出不同的語調時我就讓其他同學來預測,他的這種現象會出現那些情況(因為本單元的語文素養(yǎng)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猜測與預想)。
兒童的思維永遠都是我們想象不到的,他們的預測真是讓我難以想象。接著我讓學生在讀題目,從中找出關鍵詞------老屋,那這個老有多老呢?你們快速瀏覽課文在文中找出描寫老屋老的語句或詞語。學生首先找到的是第一段(時間長、面目全非、破爛不堪、無人居住等詞語),從這些詞語中你來猜測一下這座老屋會有什么感受(孤獨寂寞、悲涼凄慘、無人問津),既然這樣它會有什么想法(還不如倒下算了)于是它就有了想倒下去的念頭。
當一個人或一些動植物有了不想活或活不下去的念頭時,他們會做些什么(會告訴別人或找人傾訴),可是老屋找人傾訴了嗎?它有親戚朋友嗎?有的學生說周圍的花草樹木可
你還從哪兒能看出老屋的老(眼睛、聽力)人老了,眼花耳背這是正常的變化,但它的面目猙獰嗎?(不,它很和藹可親)假如有一天我們老了也像這座老屋一樣耳聾眼花,四肢無力,疲憊不堪、沒人照料時,你會有什么打算,誰來試著猜測一下?有的。學生說我會找兒女來撫養(yǎng),有的說等死吧,有的說出去走走曬曬太陽心情會舒暢。是啊,可總有一天它還是會倒下的!
當真正要倒下去時,它愿意嗎?它會就這樣離開嗎?它經歷了一百多年的風霜雨雪,風寒露宿才支撐到現在,它輕易倒下去會甘心嗎?它也想在倒下前做出點貢獻,那做些什么呢?(學生預測找些朋友讓它不在孤單)這時誰會來呢?
隨后我讓學生在文中找出老屋幫助過的有哪些動物,它們有什么相同之處?老屋為什么要幫助它們,這都需要學生猜測,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進入文本進入角色進入與老屋的對話。當老屋在幫助小貓、母雞、小蜘蛛時它的心情怎樣,它還在想要倒下去嗎?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從中可以看出它是一個怎樣的老屋(助人為樂、善良可親、關愛他人)。老屋有了朋友的陪伴,感到了家里的溫暖,每天還能聽到不同的故事,它還會想到要倒下去嗎?(它忘記要倒下去了)所以它總是倒不下去,這是什么的力量支撐著它呢?(愛的力量)非常棒。
有一種力量是我們無法抗拒也無法替代的那就是愛。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得到別人的關愛的同時也要懂得付出自己的愛,只有這樣才會讓我們生活的舒暢愉快,才會感到人間的美好,才會活的更有意義。
記?。壕慈苏?,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愿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來擁有更多的朋友,更多的溫暖。
最后,我們用贊美的語氣來在讀一次課題,加深理解。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對話;
3.初步學習預測的基本方法,能夠順著故事情節(jié)去推測,體驗預測成功的成就感;
4.嘗試預測老屋最終是否會倒下,與作家本人的結尾進行比較,體驗預測之外的驚喜。
教學重難點:
掌握預測的基本方法,知道預測可以根據題目、插圖、故事內容線索進行預測。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老屋。在你的印象中,老屋應該是什么樣子?
2.加上“總也倒不了的”,把課題連起來讀一讀。對呀,老屋為什么總也倒不了呢?誰來猜一猜。
3.剛才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就運用了一種閱讀方法――預測。
(板書:預測)
出示:預測不是我們隨意猜測,要有一定的依據,我們結合了自己的生活經驗對文章的題目進行了預測。
(板書:題目)那么我們還可以怎樣預測呢?今天我們就以本篇課文為例,學習預測的方法,體驗預測給我們帶來的樂趣。
二、講授新課
(一)初讀第一個情節(jié)
1.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讀。指導朗讀:把老屋讀得再老一些。
2.此時的老屋會想什么?誰來讀第二自然段?提問:老屋為什么要準備倒去呢?(你來猜一猜:可能覺得自己太老了,沒有用了)
3.就在此時,一個小小的聲音在它門前響起。指名讀。指導朗讀:有時提示語能幫助我們讀好體會。
4.(1)那么老屋會答應它的要求嗎?我們來看看這幅圖:這是一位讀者根據文中的插圖做的'預測。指名讀。(板書:插圖)這讓我們知道了插圖也能幫助我們預測。
(2)如果讓你來預測,你覺得老屋會答應嗎?指名說。
5.那么我們一起來驗證:來,齊讀第4自然段。
6.分角色朗讀:(請人扮老屋、小貓、旁白)
7.小結:小貓找不到一個安心睡覺的地方,請老屋再站一個晚上。
(二)比較異同,發(fā)現規(guī)律,預測情節(jié)
1.接下來還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請大家默讀7-12自然段。想一想:你發(fā)現后面的兩個故事與剛才學的故事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交流。
3.總結:故事的三個情節(jié)都非常相似,總是老屋先說自己到了要倒下去的時候,就會有小動物出現請老屋幫忙,而老屋都答應不會倒,小動物都會對老屋說謝謝。
4.如果按照這樣的情節(jié)發(fā)展下去,每次你一看到:“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蹦憔蜁氲绞裁矗?/p>
5.作家慈琪在寫了小貓、母雞之后,又寫了一種小動物,只不過在選入課文時刪掉了,你覺得會是什么小動物?指名說。
6.有同學猜對了,就是熊寶寶。你覺得熊寶寶可能會遇到什么困難呢?
7.來,我們仿照課文的形式與同桌說一說,稍后請代表說。
8.指名匯報。
9.出示熊寶寶片段進行驗證。
10.小結:同學們非常厲害,預測的內容都十分接近。那是因為我們抓住了文章內容里的預測后面的情節(jié),所以能夠如此精準。
三、預測結局,體驗預測之外的驚喜
1.課文學到這已經結束了,可故事還沒有結束。作家慈琪又給故事寫了個結尾,現在請你們結合題目、插圖以及文章內容里的線索,來預測一下,老屋到底有沒有倒下呢?
2.指名說。
3.想看結尾嗎?想驗證自己的預測嗎?
4.師范讀。
5.交流:什么內容是你沒有預測到的?
6.出示作家的信。
四、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到了預測的方法,當我們在第一次閱讀一篇文章時,就可以自覺利用這種方法。因為它能讓我們體驗到預測成功的成就感,也能讓我們體驗預測之外的驚喜,這就是閱讀帶給我們的快樂!
板書設計:
題目
預測插圖
內容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學設計 6
【教材分析】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主要描寫了老屋已經活了一百多歲了,它的窗戶變成了黑窟窿,門板也破了洞,它很久很久沒人住了。正準備往旁邊倒去的時候,小貓請求他再過一個晚上,躲避晚上的暴風雨,安心睡覺,老屋答應小貓再站一個晚上。第二天,天晴了,小貓從門上的破洞跳了出來,老屋說正準備倒下的時候請求在老屋里孵自己的小雞,老屋答應老母雞再站二十一天。二十一天后,老母雞從破窗戶里走了出來,九只小雞從門板下面嘰嘰叫著鉆出來,老屋說正要倒下的時候了小蜘蛛請求老屋再站一會兒,他要找不到一個安心織網抓蟲的地方,老屋答應小蜘蛛再站一會兒。小蜘蛛一邊忙著補網,一邊給老屋講故事,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沒講完,因此,老屋到現在還站在那兒,邊曬太陽,邊聽小蜘蛛講故事。
課文贊揚了老屋的愛心和他的善良品質。
【教學設想】
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字。能正確讀寫文中的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老屋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的特點,感受富有愛心給人們帶來的真情和快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新課。
1.讀題: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指導學生讀準多音字“倒”,注意“倒”與“到”的'區(qū)別。
2.觀察課本插圖,認識“老屋”。
二、學習會認字,掌握讀音。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按要求把課文讀兩遍:
①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特別注意生字的讀音。
②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③把自己不懂的詞句畫出來與同學討論。
(2)檢查讀書情況:
①課件出示生字詞語,讀一讀,記一記。
②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提示學生:認真聽讀,注意發(fā)現讀錯或讀得欠通順的句子,評議時提出來。
(3)學生討論: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自主再讀課文。
教師提出自主閱讀要求:請你認真讀讀想想,看看對哪部分內容最感興趣,你從中能感受到什么?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可以用筆在課文上畫畫寫寫。下節(jié)課我們來討論交流。
3.指導寫字:
(1)屏顯要求會寫的13個字,先讀讀,再組詞。
(2)請學生做小老師,指導寫字:
這13個生字,你哪個字寫得最好?請你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板演給大家看,
再談談寫好這個字的經驗。
(3)學生寫字寫詞:先把生字寫兩遍,再把生字表中列出的本課生字的詞語抄寫一遍。
三、品讀課文,感知故事。
(一)研讀第一自然段,看能了解到什么。
1.齊讀第一自然段。
2.解釋“窟窿”(你讀懂了“窟窿”這個詞語的意思了嗎?“黑窟窿”是怎么回事?)
3.從第一自然段,你了解到這是一座什么樣的老屋?(老屋已經活了一百多歲了。它的窗戶變成了黑窟窿,門板也破了洞。它很久很久沒人住了。)
(二)研讀二到五自然段,體會感情。
1.指名讀課文二到五自然段。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部分課文主要描寫了什么?(老屋正要倒下的時候,小貓請求進入老屋躲避暴風雨,安心睡覺。老屋答應小貓再站一個晚上。)
3.從這部分你體會到什么?(老屋對小貓的關愛。)
(三)研讀六到九自然段,體會感情。
1.指名讀課文六到九自然段。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部分課文主要描寫了什么?(老屋正要倒下的時候,老母雞請求進入老屋孵小雞。老屋答應老母雞,再站二十一天。)
3.從這部分你體會到什么?(老屋對老母雞的關愛。)
(四)研讀十到十六自然段,體會感情。
1.指名讀課文十到十六自然段。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部分課文主要描寫了什么?(老屋正要倒下的時候,小蜘蛛請求老屋:“請再站一會兒吧,我肚子好餓好餓,外面的樹被砍光了,我找不到一個安心織網抓蟲的地方?!崩衔荽饝┲?,再站一會兒。)
3.從這部分你體會到什么?(老屋對蜘蛛的關愛。)
(五)研讀最后一個自然段,體會感情。
1.老屋滿足了蜘蛛的愿望以后應該倒下了吧?(學生自由發(fā)言。)
2.指名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部分課文主要描寫了什么?(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沒講完,因此,老屋到現在還站在那兒,邊曬太陽,邊聽小蜘蛛講故事。)
4.從這部分你體會到什么?(總也倒不了的老屋)
四、總結課文,升華情感。
1.讀了課文,你了解到這是一座什么樣的老屋?(提示用上善良、仁愛、同情、體貼)來說一說。所有的善良、仁愛、同情、體貼都源自于一個字,那就是?“愛”。
2.感情朗讀:學生自由組合,分工進行分角色朗讀。
3.教師指名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4.結束語: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是是一座善良之屋、仁愛之屋、同情之屋、體貼之屋。讓我們向老屋那樣伸出雙手,奉獻愛心,這世界將會更加美好!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學反思 7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一篇童話故事,講述了老屋幫助小貓、老母雞和小蜘蛛的故事。本課教學時,要珍視學生最初的閱讀體驗,引導學生借助題目、插圖、文章內容中的一些線索,建立起預測的意識;然后借助旁批,培養(yǎng)學生主動預測的能力。
一.教學效果:
引導學生關注依據什么來預測。比如,針對題目處的旁批,告訴學生這是一位小朋友閱讀后做出的預測,讓學生討論這位同學是根據什么做出的預測。學生一定看過與魔法有關的神話、童話。這就是依據閱讀經驗來猜測的。另外,教學中引導學生關注插圖、故事的內容等處的旁批,告訴學生各處旁批預測的依據。比如第三自然段,“我猜到了老屋是怎么回答的”就是通過聯(lián)系前文內容而做出的預測。最后,引導學生對預測內容進行審視。讓學生回顧自己的預測和故事的內容一樣嗎?無論預測的結果是否與后面的內容一致,都要思考自己預測的依據是什么。鼓勵學生只要有依據,預測的正確與否都值得肯定。小結課堂,鞏固對預測的認知。幫了小貓之后,老屋又一次想倒下了。這次有沒有倒呢?你又是根據什么線索來預測的?學生談到了“題目、上下文的內容等”。這其實是對前面預測方法的一次回顧。在孩子們交流后教師總結:預測是閱讀的一種方法,文章的題目、插圖、文章內容里的一些線索都可以幫我們預測。最后,我出示本單元的導語,讓學生明白,本單元都要用預測的方法來讀課文。如果一開始就告訴孩子們,今天我們要用“預測”的方法來學課文,讓孩子們帶著任務去學習會大大降低猜測的趣味性,所以這一課,我一直在無痕滲透,到課堂的最后才總結閱讀方法,出現“預測”這一概念性的詞語和句子。
二.成功之處:
依托初始體驗,培養(yǎng)預測的意識與往常的課不同的是,本課我沒有安排學生預習,目的是喚醒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初始體驗,這種體驗是預測的基礎和前提。教學之初,我利用題目“總也倒不了的老屋”與第二自然段“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之間的矛盾,引導學生預測老屋究竟會不會倒,為什么。學生在感受老屋的`古老與破舊,體會老屋的孤獨與寂寞的基礎上,再度預測老屋總也倒不了的原因是什么。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使學生意識到,在閱讀中可以根據題目、插圖和故事內容里的一些線索,對后面的內容進行大膽的猜測。
三.不足之處:
對教材分析還應更加深入地鉆研,這樣才能使教學設計合理有效。沒有深入的研究就沒有發(fā)言權,只有對文本反復鉆研,才能體會文本的精華,從而生發(fā)出屬于自己的東西。
四.改進措施:
能更早做準備的話其實可以把內容全部出示在電腦上,讓孩子逐段閱讀,聯(lián)系預測,避免看過結尾后預測變得千篇一律。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學設計 8
教材分析
一百多歲的老屋,窗戶變成了黑窟窿,門板也破了洞,它很久很久沒人住了,它認為自己到了該倒下去的時候了。然而,因為小貓、老母雞、小蜘蛛的請求,它一次又一次地拒絕倒下,只為了滿足它們的需求。這篇課文中彌漫著的精神氣質,深深地感染著我們每一個讀故事的人。
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生動有趣,情節(jié)簡單,可以激發(fā)學生無限的想象力。在讀課文的過程中預測故事的發(fā)展,學生也許沒有過這樣的經歷,但每一個孩子應該都很渴望在未知的世界里探尋。
設計意圖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學本課時,我將“預測”作為主線,引導學生從課題、插圖、文章內容、生活經驗和生活常識中尋找故事發(fā)展的“蛛絲馬跡”,學習預測方法,帶領學生在課文的學習中感受預測的欣喜,明白預測是要有依據的。
課時目標
1.一邊閱讀一邊預測,順著故事情節(jié)去猜想,初步學習預測的一些方法,感受閱讀的樂趣。
2.感受老屋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品質,明白給予他人的關愛和庇護能讓人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
教學重難點
一邊閱讀一邊預測,順著故事情節(jié)去猜想,感受閱讀的樂趣。
學習預測的一些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認識旁批
1.師板書“老屋”, 這是什么樣的房子?指名說。
學習第1自然段,體會老屋的老。
2.補全課題,質疑,猜測“為什么總也倒不了”?
3.認識旁批。
讀一讀旁批①的內容,和我們一樣,看到題目就自然想猜一猜了?!绢}目】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了呢?讓我們來邊讀邊猜吧。
師讀第一自然段并過渡:他覺得自己已經沒有站著的意義了,他要倒下來好好休息了。
二、初讀故事,隨文預測
(一)學習小貓需要躲雨部分(3-6自然段)
1.“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它自言自語著,準備往旁邊倒去。
這時候,一個小小的聲音在它門前響起。出示第3自然段。猜“小小的聲音”是誰?【示畫】【貼圖:小貓】
2.小貓說了什么?指名讀第3自然段?!景遒N:安心睡覺】【板書:一晚】
指導朗讀小貓的話。
猜一猜:老屋會答應嗎?你的依據是什么?指導看圖,引出預測依據【插圖】。
3.理解“湊”,指導朗讀老屋的回答,感受老屋的老和他的品質。
過渡:第二天,天晴了。小貓從門上的破洞跳了出來:“喵喵,謝謝!”
老屋說――
(二)學習母雞需要孵蛋部分(7-10自然段)
1.“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
他會倒下去嗎?有什么依據?【題目】
這時候,又有誰來了嗎?【貼圖:母雞】
2.母雞說了什么?指名讀第7自然段?!景遒N:安心孵蛋】【板書:二十一天】
指導朗讀母雞的話。
猜一猜:老屋這時候會怎么想?想一想。你的依據是什么?引出預測依據【生活經驗】。
3.指導朗讀老屋的回答,理解“墻壁吱吱呀呀地響”,想象“再站二十一天”的艱難,感受老屋的老和他的品質。
過渡:二十一天后,老母雞從破窗戶里走了出來,九只小雞從門板下面嘰嘰叫著鉆了出來:“嘰嘰,謝謝!”
老屋說――(指名說)引出預測依據【前文內容】。
(三)學習蜘蛛需要織網抓蟲部分(11、12自然段)
1.“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
2.讀到這里,你產生了什么想法?請大膽說出來。別的小動物請求什么樣的幫助?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引出預測依據【閱讀經驗】。
3.這時候,誰來了?【貼圖:小蜘蛛】
4.小蜘蛛說了什么?指名讀第11自然段?!景遒N:安心織網抓蟲】【板書:一會兒】
指導朗讀小蜘蛛的話。
猜一猜:老屋這時候會說什么?指名預測?!鹃喿x經驗】
5.指導朗讀老屋的回答,理解“眼睛瞇成一條縫”,想象“再站一會兒”的情景,感受老屋越來越老和他的品質。
過渡:接下來的發(fā)展會不會和前面的一樣?還是有什么變化?
指名預測【閱讀經驗】
(四)學習學習老屋沒有倒下的部分(13-17自然段)
師:故事的結局是這樣的:
1.打開教材,默讀13-17自然段?!景鍟阂恢薄?/p>
2.指名讀13-17自然段。
3.這個故事的結局和你預測的一樣嗎?
三、課堂總結,提煉方法
1.整體回顧課文,完善板書。
2.讀一讀文中出現幾處旁批(預測),總結可以從哪里開始預測。
3.看板書總結預測的依據:生活經驗、生活常識、閱讀經驗、上下文內容
四、課外延伸,布置作業(yè)
1. 其實作者還寫過這另一個的結尾,出示(略)
2.請同學們讀一讀本單元的另外兩個故事,用今天學到的方法猜一猜后面的故事情節(jié)或結局。
板書設計:
12.總也倒不了的老屋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學反思 9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一篇童話故事,講述了老屋幫助小貓、老母雞和小蜘蛛的故事。本課教學時,要珍視學生最初的閱讀體驗,引導學生借助題目、插圖、文章內容中的一些線索,建立起預測的意識;然后借助旁批,培養(yǎng)學生主動預測的能力。
一、課前游戲,無痕滲透
本課的課前游戲,我借助不久前寫過的單元作文《猜猜他是誰》,讓孩子們根據外貌、身高、性格等線索,大膽猜出的同學。有了前期的作文鋪墊以及大家對自己朝夕相處的同學的了解,設想是在玩中無痕滲透給孩子們猜測要有依據的意識??赡苁且驗?a href=http://www.hhagh.cn/jiaoyu/16402.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孩子們太緊張了,在試教的時候那種活躍的、孩子們爭著搶 著提問的氣氛沒有呈現出來。
二、依托初始體驗,培養(yǎng)預測的意識
與往常的課不同的是,本課我沒有安排學生預習,目的是喚醒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初始體驗,這種體驗是預測的基礎和前提。教學之初,我利用題目“總也倒不了的老屋”與第二自然段“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之間的矛盾,引導學生預測老屋究竟會不會倒?為什么?學生在感受老屋的古老與破舊,體會老屋的孤獨與寂寞的基礎上,再度預測老屋總也倒不了的原因是什么。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使學生意識到,在閱讀中可以根據題目、插圖和故事內容里的一些線索,對后面的內容進行大膽的猜測。
二、根據旁批,滲透預測的方法
在學生對預測有了大致了解之后,我利用課文中的旁批,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預測。
首先,引導學生發(fā)現可以在什么地方預測。比如,教學中我利用“總也倒不了”與“老屋”之間的語言張力,結合第一、二自然段對老屋形象和心理的描寫,感受老屋之老,進而預測打算倒下的的老屋為什么總也倒不了?
其次,引導學生關注依據什么來預測。比如,針對題目處的旁批,告訴學生這是一位小朋友閱讀后的做出的預測,讓學生討論這位同學是根據什么做出的預測。學生一定看過與魔法有關的神話、童話。這就是依據閱讀經驗來猜測的。另外,教學中引導學生關注插圖、故事的內容等處的旁批,告訴學生各處旁批預測的依據。比如第三自然段,“我猜到了老屋是怎么回答的?!本褪峭ㄟ^聯(lián)系前文內容而做出的預測。
最后,引導學生對預測內容進行審視。讓學生回顧自己的預測和與故事的內容一樣嗎?無論預測的結果是否與后面的內容一致,都要思考自己預測的依據是什么。鼓勵學生只要有依據,預測的正確與否都值得肯定。
四、小結課堂,鞏固對預測的認知
幫了小貓之后,老屋又一次想倒下了。這次有沒有倒呢?你又是根據線索來預測的?學生談到了“題目、上下文的內容等”。這其實是對前面預測方法的一次回顧。在孩子們交流后教師總結:預測是閱讀的一種方法,文章的題目、插圖、文章內容里的一些線索都可以幫我們預測。最后,我出示本單元的導語,讓學生明白,本單元都要用預測的方法來讀課文。如果一開始就告訴孩子們,今天我們要用“預測”的方法來學課文,讓孩子們帶著任務去學習會大大降低猜測的趣味性,所以這一課,我一直在無痕滲透,到課堂的最后才總結閱讀方法,出現“預測”這一概念性的詞語和句子。
三、回歸整體,識字寫字
在三年級的起始階段,我認為作為語文學習基礎的字詞教學還是不能放松的。本課,我采用隨文識字的方法來學習生字。在寫字方面,重點指導容易寫錯的字比如“暴啊”“準啊,讓孩子們自己說一說寫的時候特別注意什么。
在今天的上課中,我也發(fā)現了一些問題,第一、預測單元的課文是不用預習的,但不預習也帶來了一些弊端,比如說,不預習對于孩子們的閱讀能力要求就有點高了。對于班級里相對后面的那些學生,可能在短時間連課文意思都沒有讀懂,讓他們猜什么都不是很清楚。第二、對于第一次接觸旁批的三年級孩子來說,一開始就讓他們寫,可能難度偏大了,很多孩子不知道要怎么寫,寫在什么地方。第三、我們的日常課堂限制了孩子們的想象。我們的孩子似乎習慣于對標準答案的一種期待,在預測老屋為什么總也倒不了時,大部分孩子都是順著情節(jié)往下猜。其實猜測可以是很大膽的,可以是天南地北,與別人不同的,只要說出自己的依據即可。這也讓我反思,是不是平時的教育扼殺了孩子們的想象力,泯滅了孩子們的童心?
在這個童話中,有幾處寫了"老屋說:'再見,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但是要學生真正理解或者說說老屋給他們的印象,也許他們還體會不出來,也說不會用什么語言來描述老屋的內心世界,因此,教學中需要讓學生想象表演來體會,例如:第一次,老屋說:'再見,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我讓學生做出老屋將要倒下,放棄一切時的表情,學生做的還是不錯的。在全文學完后,我和全班學生一起進行故事情景表演,一個學生演老屋,3個孩子演其他的小動物,其他學生和我一起朗讀課文,在邊讀邊演的過程中把課文內容再現,有助于幫助學生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學實錄 10
談話導入
1、同學們,有這樣一些老屋(出示老屋圖片)它們有很久很久的歷史,已經存在了一百多年了,看!它們的窗戶和門板都已經破舊了,連墻壁都已經要倒塌了?你覺得我們還需要這樣的老屋嗎?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座《總也不倒的老屋》板書 ,生讀題目(指導多音字“倒”)
2、讀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嗎?老屋為什么總也倒不了呢?老師覺得老屋總有一天會倒的,所以推測這個總也不倒的老屋一定是被施了魔法吧!
看看,起一個新奇有趣的題目能緊緊抓住讀者的心,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可以借鑒。
二、學習字詞,指導寫
1、本篇課文我們沒有預習,要想讀好、讀懂課文,一定要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2、出示詞語: 暴風雨 往前湊 喵喵 孵蛋 嘰嘰 饑餓 偶爾 自由讀,指名讀,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齊讀。
3、指導象聲詞。這組詞語中有兩個詞語有著共同點,你發(fā)現了嗎?
“喵喵”“嘰嘰”都有口字旁,都表示小動物的叫聲,我們把這樣的詞叫做象聲詞,它是模擬自然界聲音的一種詞語,像這樣的詞還有很多一起讀一讀。老師讀前面 你們讀象聲詞。
小鳥 喳喳喳,鴿子 咕咕咕,小鴨 嘎嘎嘎,小羊 咩咩咩。
4、指導區(qū)分理解“偶爾”“偶然”。 詞語你會讀了,那詞語的意思你都能理解嗎? “偶爾”是什么意思呢?是指:有的時候。例如:他經常寫小說,偶爾也寫詩。就是有時候也寫詩的意思。
有個詞和它很像,“偶然”又是什么意思呢? 表示:突然、不是經常的;意想不到的意思。 誰來造個句?一次偶然中,他認識了大明星小明。
你能給句子選出合適的詞語嗎?遇到這樣的問題你也可以把詞語的意思帶進去讀一讀看看哪個更合適?
1、小紅( )去學校玩。
2、小明( )間,知道小麗是小英的姐姐。
三、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感受老屋
1、自由讀。
2、指名讀。誰來介紹一下老屋?其他同學認真聽,看看你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樣的老屋?
3、指名回答。時間久、破破爛爛,沒有人住,你能把這樣的老屋讀出來嗎?
4、如果你就是這樣破爛孤獨的老屋你的心情怎樣呢?覺得自己很可憐、很憂傷。你能帶著這樣的體驗再來讀一讀嗎?
5、想讀的同學一起讀一讀!
四、邊讀邊預測,學習通過合理的依據推測
1、看到這句話,請同學們預測一下,老屋有沒有倒?為什么沒倒? 交流: 老屋已經100多年了,那么破舊了——推測出老屋會倒了。
題目就是永遠不倒的老屋——推測出老屋沒有倒。
2、同學們的推測有理有據都非常棒!老屋真的快要到了,可就在這時,小貓出現了!過渡:這樣的老屋想“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便準備往旁邊倒去。 暴風雨就要來了!這可怎么辦???你們覺得小貓會怎么做?他會請求老屋的幫助。 暴風雨馬上要把小貓淋成落湯雞了,它會怎樣請求老屋???請你讀一讀! 老屋馬上就要倒下了,快點求求它!誰再來讀一讀!請你讀的再誠懇一些!
交流:圖中的老屋慈祥又善良+小貓那么可憐——老屋應該會答應他吧。
老屋那么老就算想幫小貓也沒有力氣了——老屋應該不會答應他吧。
4、同學們,這就是預測,是根據事前掌握的信息,運用一定的方法,進行猜想和推測,預先了解事情發(fā)展的過程。要有一定的依據。文章的題目、內容、插圖、生活經驗都可以幫助我們來預測。預測的內容可能和實際結果一樣,也可能不一樣,這都沒有關系,只要有合理的依據就可以。
5、我們一起看看課文中的老屋怎么做的?誰來讀一讀!你現在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老屋?善良 有愛心,請你把老屋的善良讀一讀! 女生讀小貓的話,男生讀老屋的話,分角色讀一讀!
三、練習預測,學習批注
1、幫助了小貓,老屋又說“好了!我到了倒得時候了!” 看到這相同的一句話,你們猜一下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老屋要倒下的時候,就會有人需要老屋的幫助——一定是有誰來請求老屋了
2、誰來讀一讀?同學們說這話的人是誰?猜一猜又遇到這樣的情況,老屋會怎么做?
老屋不斷被打擾——可能會不耐煩,不會再幫助了。 老屋助人為樂——應該還會幫助它。
3、于是老屋低頭看看吱吱呀呀作響的墻壁說,同學們讀!
四、學法遷移,升華情感
終于,二十一天過去了,老母雞帶著小雞們唧唧叫著鉆出來,老屋又是同一句話“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讀到這里你有什么推測?一定又有誰來請求老屋的幫助了!第三次遇到這種情況,老屋會怎樣做?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11-17自然段,關注旁邊的旁批,思考課文中的旁批是怎樣得出來的? 旁批就是寫在正文旁邊的讀書心得或評語,有輔助理解和記憶的作用。同學們還在哪里見過呢?在你的作文本上也有老師的旁批是不是?
交流:(1)我猜到了老屋會怎么回答。你是怎么猜到的,老屋會怎么回答呢? 故事里老屋一共幫助了哪些小動物?出示三段對話,分角色讀一讀!
(2)老屋還可能會遇到其他需要幫助的小動物嗎?為什么?? 有關愛心的名言獻給可敬的老屋也送給同學們!
五、指導寫字。 餓、飽。
《總也倒不了的老屋》語文教案 11
教學目標:
1.能準確讀寫“暴、壁、餓”等生字,理解“準備、偶爾”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3.能有根據地預測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閱讀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本課生字詞,準確理解課文內容。
2.把握故事內容,能有根據地預測故事情節(jié)。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師出示老屋的掛圖,引生說感受。
是啊,這是一幢破舊的老屋,它在風雨中搖搖欲墜,可是它卻總也倒不了,難道是被施了魔法嗎?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總也倒不了的老屋》,去找一找原因吧!
板書課題。
2.生齊讀課題,提出質疑。
為什么總也倒不了?老屋倒底有多老?
3.生自由讀課文,讀準文中的字音,讀通句子,注音體會文中的感情。
二、初探課文,把握大意
1.檢查預習情況。
(1)我會讀:
暴 湊 喵 孵 嘰 餓 偶 爾
(2)我會寫:
洞 準 備 暴 墻 壁 餓 蜘 蛛 漂 撞 飽 曬
(3)我理解
準備 偶爾 使勁
2.講讀課文。
(1)指生讀課文第1—2段,結合文段中的詞句,說說老屋到底有多老?
師出示相關文字:
老屋已經活了一百多歲了,它的窗戶變成了黑窟窿,門板也破了洞。它很久很久沒人住了。
(2)讀這段話,你從哪些地方看出老屋很老了?
(“黑窟窿”“破了洞”“沒人住”可以看出老屋很破舊了。)
(3)出示第2段:
“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它這樣想,便準備往旁邊倒去。
(思考:它為什么覺得自己“到了倒下的時候了”?
“準備”是什么意思?你想到了什么?
3.我來猜猜看:
破舊的老屋想要倒下去,它真的倒下去了嗎?你猜老屋后來會怎么樣呢?
生說自己的猜測。
引生自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生認讀。
2.出示老屋圖片,引生觀察評價。
指生說話:
這是一個 的老屋;
這是一個 的老屋;
這是一個 的老屋……
(3)師:同學們說得真好,圖中的老屋看上去那么老,那么舊,那么慈祥……它想倒下去,卻總也倒不了,這到底是因為什么呢?在它身上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今天我們接著來學習課文。板書課題。
二、細讀課文
1.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理清課文內容。
2.老屋總也倒不了,是因為——
(1)小花貓要來避雨
指生讀第3自然段。
注意“暴風雨“中暴的字法,理解“老花”的含義,感受老屋的“老”。
指導學生讀出小貓可憐的語氣。
如果你是老屋,你會怎么回答呢?
指生讀第4段。你覺得老屋是個怎樣的人?
指名男女生分角色讀一讀第3—6自然段,感受老屋熱心助人的品質。
師:小貓走了,它們認真的道了別,老屋說:“再見!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這時又來了一個不速之客,它是——
(2)老母雞要在這里孵小雞
①指生讀第7段,了解老母雞的困難。你們猜一猜,老屋聽了老母雞的請求,它會怎樣回答呢?
②生說自己的猜測,并說出依據。
③師及時評價,肯定學生的思考。
④指生讀第8段,
“老屋低頭看看,墻壁吱吱呀呀地響:‘哦,是老母雞啊。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p>
結合旁批,想想此時老屋的心情。
⑤體會“低頭”“吱吱呀呀”等詞,讀出老屋因衰老、體力不支而帶來的疲憊感。
⑥指生分角色朗讀第7—10段,注意讀出老母雞的請求和老屋的體弱卻平靜的語氣。
師:二十一天過去了,九只小雞從門板下面嘰嘰叫著鉆了出來,老屋說:“再見!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時候了!”你覺得老屋會倒下去嗎?會不會又有誰來請老屋幫忙呢?
(3)小蜘蛛要在這里織網捕食
①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第11—17段。
②指生回答:
A.誰又來找老屋了?它提出了什么請求呢?
B.老屋會怎樣回答它呢?
C.老屋最終倒下去了沒有呢?
③讀了這一部分,你覺得老屋具有哪些品質?
④師小結:破舊的老屋幫助了一個又一個的小動物度過難關,它那舍己為人的精神讓我們感動萬分。可是越來越老的老屋最終會怎么樣呢?
三、想象情節(jié)
1.師:老屋聽著小蜘蛛的故事,過了一天又一天,老屋越來越老了,它會一直站在那里,聽小蜘蛛給它講故事嗎?
2.仔細閱讀課文,并發(fā)揮你的想象,老屋還可能會遇到其他需要幫助的小動物嗎?它們又會有怎樣的對話?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3.組內交流,推薦優(yōu)秀的同學展示。
4.師:老屋不斷的幫助別的小動物,估計它不會倒了吧?你能來猜一猜老屋的結局嗎?
5.學生續(xù)寫故事結尾,師巡視指導學生說出自己創(chuàng)造故事結尾的依據是什么。
6.班級展示,評出創(chuàng)意的故事結局。
四、小結
1.學生談自己在本節(jié)課的收獲。
2.師:預測故事的發(fā)展,要有一定的依據,文章的題目、插圖,文章內容里的一些線索,都可以幫助我們預測。當然,預測的內容可能跟故事的實際內容一樣,也可能不一樣。
板書設計:
12總也倒不了的老屋
小貓避雨
準備倒下 老母雞孵蛋 樂于助人、善良、慈祥
小蜘蛛織網